9月16日9:10分在西安曲江國際會議中心,中華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CGC)幽門螺桿菌(H.pylori,Hp)學組專題系列報告火熱進行中,由郜恒駿教授主講“分子醫學時代H.pylori個性化精準診療”。
本次報告主要圍繞 【長期格殺勿論之“根除”,根除率顯著下降,日益嚴重抗生素“耐藥”】展開。
短短三十分鐘宣講,郜教授團隊工作吸引了參會者們強烈的興趣。
由郜恒駿教授主導的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芯超醫學上海專家團隊,在過去15年中一直致力于Hp耐藥、胃癌遺傳易感性的轉化研究與Hp個性化精準診療工作,開發了Hp全基因組檢測(測序、芯片),Hp感染蒙古沙士鼠組織芯片,Hp耐藥檢測【定量PCR、基因芯片、微流體芯片(Lab on chip)】,宿主PPI基因多態性檢測、IL-1B基因多態性芯片及胃癌易感基因聯合檢測基因芯片等,參與了多項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積累了豐富臨床數據。同時,致力于Hp非抗生素療法(鞭毛、螺旋形、粘附、定植、耐酸、毒力、微環境等關鍵基因的干擾與剪切)的基礎研究;建立Hp耐藥菌株庫、Hp感染胃黏膜病變隊列庫,開展系列基礎、臨床與轉化研究,得到業內高度關注、重視與廣泛認可。
2016年6月牽頭承擔了已故著名胃腸病學家蕭樹東教授生前倡導的“中國幽門螺桿菌分子醫學中心”(總投資5000萬)建設任務,目前已經全部完成,獲得了上海市衛計委醫療執業許可資質,對業內開放,開展大量合作研究與臨床檢測工作,在未來3年,將會有選擇地在各省共建15個左右分中心網絡,期望為我國Hp個性化精準醫療作出重要貢獻。
會議主持胡伏蓮教授對郜恒駿教授20余年來堅持Hp的科研研究及全力打造H.pylori個性化診療分子醫學中心及區域網絡建設,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極高的評價。
報告最后,郜教授預言:發現Hp的諾貝爾獎與中國人擦肩而過,也許新的Hp相關諾貝爾獎已經悄悄來臨,就在腳下……值得我國每一位“消化人”反思、思考與深思。
郜恒駿:
醫學博士,師從著名胃腸病學家蕭樹東教授。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分會委員、生物樣本庫與轉化醫學學組組長,幽門螺桿菌學組、消化道腫瘤協助組委員。同濟大學消化內科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醫學院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American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AJDD)創辦人/執行主編。JDD、中華消化雜志、胃腸病學等編委。
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分子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全國生物樣本標準化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副會長、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生物樣本庫分會主任委員,轉化醫學與精準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榮獲上海市科技創業領軍人物、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市組織部領軍人物、張江人物、國家發改委國家工程中心先進工作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