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1日夏日炎炎之晚19:00-21:30醫院學術報告廳一陣陣發自內心的自發性掌聲響起,2.5小時報告座無虛席;500余位院正副黨政領導科主任與學科帶頭人、全院非值班的臨床醫護人員、技術骨干。
??臨床醫學的本質與實踐究竟是什么?
??臨床醫學是對患者直接實施診療的科學、側重臨床實踐活動。臨床醫生診療水平、醫技醫德才是對其最重要的評價指標!
??臨床醫學:是親臨病床患者的實踐活動
??臨床醫生離病床患者越近:醫技、醫德勢必越高超。反之,親臨細胞老鼠越近、離患者越遠了,診療水平與醫德......??
??看病不行、醫技不靈、 “項目文章成果獎”靈者:不適合擔任臨床科主任!
??1000臺成功完美手術,抵不上發表的SCI文章,SCI只能等同Stupid Chinese Idea !
??如何真正把臨床醫生從“項目文章成果獎”、“浮躁”與“道德”窘迫中救濟出來?
??臨床醫生:負責肉體健康:難在精神撫慰
??臨床診治必須注重精神撫慰(醫術乃藝術也)人文關懷、關愛及無微不至的醫者溫暖——醫患矛盾的有效緩解劑!
??1/5疾病治得愈、3/5治不愈(醫學非無所不能、生老病死是常態)、1/5疾病不治也愈。
??臨床研究: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為了單純職稱、晉升晉級、研究生畢業、所謂學科建設與醫院及大學排名
??其唯一、最重要目的只能是為了解決患者臨床問題!
??臨床患者樣本:才是臨床研究源頭與大樣本驗證轉化研究關鍵環節
??臨床醫生的研究絕不要糾結于細胞、老鼠等,而該是唾手可得的患者臨床樣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政府項目應該分為兩大類:基礎研究、臨床研究!
??“以患者為中心”新型學科建設:8P臨床轉化醫學
??患者(P)需要什么?—項目(P)文章(P)成果獎(P)—專利(P)產品(P)——解決患者(P)問題——利潤(P)
臨床醫生:從“下醫”向“上醫”與“中醫”邁進
長期以來臨床醫患關系主流是“有病治病”(下醫治已病)。
基因組學今天,臨床醫生向“上醫”(治未?。侯A測醫學與個性化健康管理)、“中醫”(治將?。侯A防醫學與早篩早診)邁進。
當今施行分子分型與個性化治療(辨證施治)醫者可謂“下醫”中之“上醫”。
2018年7月11日,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同濟大學醫學院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郜恒駿教授,應邀來到坐落于美麗的湖南省常德市的湘雅常德醫院進行學術交流。當晚19:00-21:30行政樓一樓學術報告廳,郜教授作了題為“以患者為中心”新型臨床醫學學科建設思考和實踐的精彩演講。
?? 院長李遠斌教授、黨委副書記倪眾慧、副院長沙新平、肖目張、鄧天亮,各臨床科室主任及護士長,行政科室負責人,全院非值班醫務人員及行政人員參加了此次大會。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會(原)委員,湖南省內科學專業委員會(原)主任委員,湖南省內科學專委會Hp學組組長、消化科主任張桂英教授主持。
??郜恒駿教授倡導“以患者為中心”新型臨床醫學學科建設。報告主要分為六大部分:臨床醫學的本質與實踐究竟是什么? 臨床醫學:是親臨病床患者的實踐活動;臨床醫生:負責肉體健康、難在精神撫慰;臨床研究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臨床患者樣本:是臨床研究源頭與大樣本驗證轉化研究關鍵環節;“以患者為中心”新型學科建設——8P臨床轉化醫學:理論與實踐;臨床醫生:從“下醫”向“上醫”與“中醫”邁進。
??整個報告環環相套,涉及臨床醫學、生物樣本學、組學及分子醫學、大數據、8P轉化醫學與精準醫學。郜教授以自己從醫30多年的親身經歷講述了何為臨床醫學,如何做一位臨床醫生,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他強調臨床醫學是“親臨”病床的醫學,是對病人直接實施診療的科學,當今“以患者為中心”新型學科建設的整體觀念系從“生物樣品研究”到“產品應用”的過程,即“基礎-臨床-技術-產業”的過程,我們的研究一定要經得起大樣本的驗證,并最終能轉化為產品讓患者真正受益。從 “樣品”到“大樣本”再到“患者”,最后“創造社會經濟效益”,這個過程需要有心、用心、潛心、耐心、恒心與決心、信心、雄心乃至野心,需要腳踏實地、扎扎實實、不斷創新。
??郜教授整場演講具有醫學前瞻性,新穎、前沿的臨床醫學論點、深入淺出、栩栩如生,娓娓道來、又一針見血,理論與實際及實踐結合,指出了當今臨床醫學存在的問題、道出了臨床醫生的心聲、得到了該院院領導和醫務人員的強烈反響、共鳴與高度重視。幽默風趣的演講風格贏得在座院領導、專家及各臨床醫務人員不斷、由衷的掌聲。夏日炎炎之晚19:00-21:30院學術報告廳,500余位院正副黨政領導、科主任與學科帶頭人、非值班臨床醫護人員、技術骨干出席了本次報告會。2.5小時報告座無虛席,參會人員始終專心致志,聚精會神的聆聽郜教授的主題報告!會議結束,該院領導、科主任、醫生們都深感受益匪淺、回味無窮、值得深思與踐行。
??2018年7月12日下午3:00,湘雅常德醫院李院長組織一次座談會,邀請郜恒駿教授參會交流,進一步探討新型臨床醫學學科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與建設路徑的探討。 會上郜教授與李院長、各科主任等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溝通,為“以患者為中心”新型臨床醫學學科建設的系列合作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鄧天亮副院長及張桂英教授的陪同下參觀了該院消化內鏡中心及消化內科病房,郜教授感嘆到:在湖南有這么優質、舒適、溫馨的就醫環境、超前的醫療技術,細致、舒心的人性化服務是湘西北患者的福音。
郜恒駿教授簡介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同濟大學消化內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分子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全國生物樣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59)主任委員、國家生物技術專家咨詢組成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生物樣本庫分會(BBCMBA)主任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副會長;中國生物樣本庫聯盟(CBA)主席。為我國生物樣本庫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的牽頭制定者,牽頭舉辦十屆中國生物樣本庫全國大會、20余場全國生物樣本庫培訓班(培養了300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全國生物樣本庫質量達標檢查組組長,在中國生物樣本庫國際合作及國際ISO生物樣本庫及生物資源標準制定中發揮了積極、重要作用。
??同濟大學醫學院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委員、生物樣本庫與轉化醫學學組組長,幽門螺桿菌學組與消化道腫瘤學組委員,中國幽門螺桿菌分子醫學中心創辦人。美國消化病雜志(Am J Dig Dis)創辦人/執行主編。
??主持十五國家863腫瘤樣本庫與組織芯片、十一五國家863胃癌遺傳易感性與幽門螺桿菌、十二五國家863胰腺癌基因組、十二五肝癌分子標記物群大樣本驗證與產業化重大專項、2016上海張江生物銀行等系列國家重大專項、重點項目近20項,總經費逾2億。申報發明專利50余項。自主研發腫瘤組織芯片、cDNA組織芯片1000余種,開展了3000多個標記物的大樣本驗證,領導的團隊與301醫院等合作,獲得十三五中國重大疾病與罕見病生命組學大數據重大專項。獲得上海市、國家重點新產品各1項。上海市A級高新技術成果轉化2項。20余個創新型醫療器械產品在研:獲得國家cFDA藥證1項、醫療器械證4項、進入體考2項、獲得特別審批創新通道1項、中檢所檢驗合格5項。發表中英文論著300余篇、SCI收了100余篇。主編專著4部(代表大型專著:中國生物樣本庫——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17)、參編3部。獲得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評審專家。
??16年不斷創新、驅動不斷發展,走通從“樣品“到“產品”快速轉化研究與精準醫療通路,創新性地提出“以患者為中心”新型臨床醫學學科建設整體解決方案:8P臨床轉化醫學。倡導生物樣本學與學科建設,應邀在100多家全國三甲醫院作“生物樣本科學”、“8P臨床轉化醫學”、“精準醫學:路在腳下”的特邀專題報告。
??榮獲國家發改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學科帶頭人、上海市組織部領軍人物、張江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三次榮獲上海市綜合黨委系統、上海市國資委系統優秀黨員,上海市第十一屆黨代表。
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簡介
??
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2003年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支持和批準,總投資2.9億,占地65畝,是我國基因組學、高通量生物芯片領域代表單位之一。由上海市政府下屬上海科創投資集團、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復旦大學、交通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醫院、 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等11家單位聯合組建,也是國家發改委企業化運作國家中心的最早試點單位。16年來,承擔了系列國家重大項目(6億),作為國家公共平臺,與全國各大醫院、研究院所與大學合作,開展了大量基礎、臨床與轉化研究,大量成果發表在諸多國際著名期刊,總影響因子逾12000分。目前構建了芯超生物樣本庫(上海張江生物銀行)、芯超生物、芯超診斷、芯超醫學、芯超美國五大技術與產業平臺及完整的產業鏈,成為國際知名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以患者為中心”新型學科建設整體解決方案:8P臨床轉化醫學
Copyright©www.qxss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滬)-非經營性-2022-0097